Featured image of post 读武志红中国式家庭与恋爱关系

读武志红中国式家庭与恋爱关系

读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

为何写这篇文章

前短时间张靓颖母亲起诉冯轲的事情吵得沸沸扬扬,当当应景地发了一篇推送,大意是中国式家庭引发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读完后颇为惊诧,鉴于以前对弗洛伊德有一些零星的了解,便入手了武志红的两本剖析中国式家庭和爱情关系的书。

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前几天舍友对我近日读的书揶揄了一番。作为一个谈过多次恋爱的人,他直接高屋建瓴地对我这个毫无恋爱经历的人提出质疑:“你以后结婚的时候,别人是问你读过几本书还是谈过几次恋爱。”对于这个逻辑,我很快用一个心理学名词回应:你谈过的恋爱不过是你内心的强迫性重复在作祟,你根本不明白谈恋爱是什么,而你谈过的恋爱,不过都是在同一个地方以同一个姿势摔跤。

恋爱关系告诉我什么

以前我单纯地认为出轨,当小三不过单纯的是因为道德品质问题,现在看来我不仅仅为自己的愚蠢找到了挡箭牌,还获得了优越感,现在想起很是好笑。多亏了我的家庭和二附的“严加管教”,让我年至20虽然曾经有过喜欢的人却依然没有谈过恋爱。而多亏了武志红的书让我得以窥斑见豹,下面谈谈先谈谈爱情。

爱情的整个原理比家庭更简单,概括出来就一句话:

重温童年的美好,修正童年的错误。

这就是说,恋爱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童年过程在某种程度上的拷贝,每个人都是追求被爱的人,前者是希望在爱情关系中延续童年的亲子关系,而后者则是对改变童年的亲子关系存在强烈的渴望,并将这种情绪转移到恋爱中去。

要作如上的分析,势必要将父母作为假想情人来考虑——看起来是一种难以启齿的说法。

弗洛伊德在百年前通过揭示无意识心理动机的重要意义,对在人类事务中理性作用的信念提出了挑战。他似乎比我们更明白,理性是会骗人的,而感性不会。他说:“被压抑的欲望将会重返。”当理性使我们按照准则行动时,我们被压抑的欲望已经被深深压入潜意识中,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此之谓“重返”。《生活大爆炸》第二季中,Leonard和Penny上床时,Penny因为突然意识到他是为了弥补童年爱的匮乏而寻找一种和妈妈做爱的感觉后,说:“这是我听过的最恶心的事情。”于是将Leonard轰出了家门。在中国,这种情况特为尤甚,谈感情成了一种羞愧。事实上,我们本能把妈妈(女孩对应父亲)视为第一个情人,而我们对恋人的找寻也是以母亲为原型——确切地说,以“理想父母”为原型。

如果一个孩子在原生家庭中获得了足够的爱,那么他的现实父母就是他的理想父母,他会以这个理想父母为原型去寻找恋人。原因单纯是因为他潜意识里认为那个和他父母相似的人会和父母一样带给他和童年相同的爱。我们面对陌生人一见钟情,不是因为我们了解了对方,而是他们身上某一个细节骤然被我们的潜意识——“内在小孩”瞥见,而我们不仅意识不到,还把这种无意识行为视作机缘与浪漫。

这类得到足够爱的人也容易复制童年的美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被爱的人也懂得去关爱他人。按照心理学理论,他们到大学毕业的年龄应该是开始寻找激情和独立,所以他们谈的恋爱屈指可数。

相似的,一个尝试修正童年的错误的人也同样容易复制悲剧。他们同样以找寻理想父母为选择恋人的原则,但是他们由于年少时爱的缺失导致他们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改造父母的渴望。尽管父母不爱他们,他们依然无法脱离这种血缘关系,依然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当他们放弃改造父母的时候,就是他们恋爱的开始——从外界去寻找“理想父母”。

从这个角度入手,就不难理解所谓的“斯德哥尔摩情意综”。女孩的父亲也同罪犯一样有某种恶劣品质,而罪犯又恰巧被法律武器束缚,这种恶劣似乎更可能被改造,加上潜意识里强烈的渴望,女孩们表现出的这种愿望就有点覆水难收了。

至于小三,她不过就是俄狄浦斯期的竞争失败者。在和母亲争夺父亲的爱中失败了,而长大后渴望从别人的恋爱关系中去得这种胜利。她们总是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一方面渴望父亲的爱,又不希望将父亲从母亲身边完全夺走。所以回到三角恋时,她们会发现一旦自己追求的男方向自己倒戈时,就会因为负罪感而逃遁。

以上总总心理内在关系投射到恋人身上时,他们忽略了一个现实:父母和恋人是完全不同的人。这也是他们悲剧产生的原因。

另外,书中点到为止的“爱情三阶段”给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阶段可以用算式1+1=1解释,在热恋阶段,我看不到你,你也看不到我,我们看到的都是我们内心理想恋人的投射。两个人都生活在幻觉里,我们仿佛慷慨地付出自己的爱,但实际上我们都只在意自己,我们在专心致志地修持着自己的需要,欲望和期待——对爱的需要,去改造的愿望,让对方在意自己的期待。

我们在看完《你的名字》后掩面而泣,高呼找到了继续去爱的勇气,除了电影本身优秀以外也许还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人羞于谈感情,因为对感情绝望而需要需找一个借以表达感情的渠道,二是我们大多人对爱情的认识,恐怕还停留在1+1=1的阶段。

作者在书中说:“一个圆有360度,而有的人却偏偏在361度上寻找爱,他当然无法收获爱情。”这多出来的一度,就是1+1=1,就是我们的成见:爱情注定是遇到正确的人。

第二阶段就是大多数爱情的坟墓,1+1=0。从相互占有,相互支配到相互排斥,恋爱中的双方开始认识到对方的“真身”,却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一阶段的投射越强,第二阶段的悲剧越大。

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第三阶段,1+1=2。你是你,我是我,但我们在一起。你能想我所想,感我所思,而我对你也同样能心照不宣。

走到这一步的两人会发现,我们都已经长大,不能再活在那个内在小孩的哭啼与渴求中了。真正的爱情不是找对某个人,爱情也不是支配与从属,而打开自己潜意识包裹的痛苦,心意合一。

杂谈中国式家庭

前几日看到舍友玩游戏时我总会不耐烦地催促:赶紧去学习。后来幡然醒悟这不过是自己内心的投射,隐约对自己不够努力的抱怨使得潜意识将这种心理投射到外界,也就是说,我对舍友的催促实际是对自己的催促。之后我提高效率,也慢慢把关注点转移到复习上来,那种不耐烦似乎也就消失了。

这种投射在家庭中无处不在,我们投射出去,无非是期待改变或曾经无法改变。

说说自己的家庭。父母都出身农村,现在都是大学教授,有一流大学的博士学位,由于职业因素,他们有很多闲暇呆在家里。

我认识到的第一种投射关系是“溺爱”。其实没有谁溺爱我,因为在我爸出现这种势头的时候会被我妈迅速扑灭。从小到大买东西时,母亲教给我的是节俭,而父亲一般会毫无犹豫地帮我下单,哪怕是昂贵如进口手表,在国外时看中的珍奇物件。同为出身乡下,都体验过“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辛劳,母亲了解到的是珍惜,希望我在没有经济独立的时候能知道金钱来之不易。父亲更像是怀有对童年苦日子的不甘,每次为我买东西都出手阔绰,也许为我买的同时他仿佛能弥补童年那种不快,一如为那时的自己买一般。这种投射就是“溺爱”。溺爱不是爱,是对童年悲剧改造的渴望。读毕此书时,同时我也理解他了许多,也许这并不是错,而是很多事情还未看清,陷入一种没有必要的执着。

另一种投射与此同理。父母投射给我们的,就是他们希望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在《最强大脑》挑战辨识鸡蛋的“蛋叔”李勇给自己儿子李云龙的高压政策便是来源于此。他年少时的卓尔不群像围墙一样将他与其他小孩隔绝起来,年轻时他没有得到任何机会去证明自己的才智并取得成就,直到中年时发胖的他颤颤巍巍地站在最强大脑的舞台上。面临打擂赛时他说:“如果我今天pass了,我会让我儿子站在这里挑战所有人!”事实上李云龙不仅高分晋级,还在国际赛中力挫对手,但在场的人无不为李云龙自以为失利时的痛哭动容。

有一种说法,教师的孩子学习差,医生的孩子生病多。作为教师的父母所期待的是自己孩子能拥有出色的成绩,事实是孩子们也很努力,但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他可能在此时懊悔不已,但实际上他的潜意识里的叛逆却在隐隐作祟。

庄子认为儒家提倡仁义道德,兴教化之风是错误的。以他的观点,人心自从燧人氏,伏羲氏开始统治时便已身陷囹圄。仁义本身不错,但提倡的结果可能会产生假仁假义,而伪君子势必比恶人更加可怕。古人诚不我欺,仁义是人心最淳朴的东西,提倡是无法传扬的,只能靠激发或引导。

潜意识与显意识的背离就是这种“提倡”的恶果。

记得高中每次考砸了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打电话回家哭诉,乍看是我为自己没能学好学业而深切懊恼,实际是我作为两个高级知识分子的结晶,我对不起父母,觉得让他们丢人现眼了——我根本不是在为自己而学习,我当然学不好!

改变是后来的事了,有幸认识了一个推崇墨家的江湖人,和执迷于一个对我而言很重要的电视节目。

说这些只是对父母给孩子的投射的一个框架,而我父母从来没有逼迫我要拿什么样的成绩,而是他们的学术光环太耀眼,加之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的自我是围绕母亲构建的。

之前提到的我并没有恋爱经历,反而更多时间都是和男同胞相处,这种关系是母亲给的。我小时候受父母关照较多,虽然父亲在我小学伊始便在南京大学读博,但母亲还在,而且大部分时间在我身边,使得我并不缺乏关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反而似乎有一丁点过度。这种过度,虽然不至于形成“吞没创伤”,但确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抑制了我的自主。被别人看作“文静”,“女孩子”都是那时候的事情。所以后来一旦离开母亲,我不仅没有谈恋爱,反而(不是搞基)有了更明确的私人界限——除非特别好的朋友,或者给予我巨大帮助的人,我是不会借自己的书给他的。写文章时不许有人看,不喜欢人多的场合,都是孩童时期那些微的“吞没”引起的。

母亲和孩子更亲实际上是违背家庭法则的,家庭法则应该是“夫妻关系”为核心,但重男轻女的观念之根深蒂固使得中国家庭无法明确这一点。这种母亲和孩子亲的关系就导致了婆媳关系,道德绑架等诸多问题。这是比潜意识更深一层的问题,就是集体无意识行为。

作为孩子,就应该知道妈妈是属于爸爸的,爸爸妈妈都爱我,但家庭这个三角恋的核心是爸爸妈妈而不是我。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妈,因为是她让我知道了和为善良,也因为她我才没有在大好年岁去苦苦寻爱,而是寻找激情与活力。虽然妈教育我的方法上不完全适当,但给予我的爱确是实实在在给我带来改变的。

我的观点是,儒家崇尚外在道德规范而贬低个人身体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就是说“存天理,灭人欲”是不可取的,如果儒家要推崇道德,应该把核心放在调整家庭关系上。

王阳明就说得很好:“吾心性自足。”他知道知行合一,他知道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一部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知道的,不是概念上知道,而是心里明白。很多人不明白,因为我们传承的是忠孝两全。

母亲做的事情就是,即使有人明面里欺负我,她也知道去关心别人。曾经有个同学一直与我关系不和,但母亲还很诚恳地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们在去学校的路上,我本来指望听到的话变成了母亲口中的让我们互相帮助。

我没看过宫崎骏的《风之谷》,但母亲的做法让我想起书中对主人公娜乌西卡的描述:娜乌西卡在尝试接近父亲给她带来的小动物时被咬了一口,她也能感觉到疼痛,但丝毫没有动摇她的爱,结果在一瞬间,它彻底相信了娜乌西卡,他们成了好朋友。

全心全意地爱,你可能在一瞬间放下所有的防御。

至少许多年走过来,我再也没能看到能做到如母亲这样的人。同时也因此我还会相信世上有真爱,但不是你丰富的恋爱经历和任何优秀的条件所能换来。说实话身为单身“贵族”,满街的秀恩爱也根本无法对我产生暴击,原因也在于此。

现在回过头想想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为什么会有“虐狗”一说,为什么人心不能向善,问题即使不能迎刃而解,也可以从中国人的家庭模式中窥得一二。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